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生命科學開始向定量科學方向發(fā)展。大部分實驗的研究重點已經(jīng)變成生物大分子,特別是核酸和蛋白質的結構及其相關功能的關系。
因為原子力顯微鏡的工作范圍很寬,可以在自然狀態(tài)(空氣或者液體)下對生物醫(yī)學樣品直接進行成像,分辨率也很高。因此,原子力顯微鏡已成為研究生物醫(yī)學樣品和生物大分子的重要工具之一。
原子力顯微鏡應用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生物細胞的表面形態(tài)觀測;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及其他性質的觀測研究;生物分子之間力譜曲線的觀測。
1、對生物細胞的表面形態(tài)觀察
原子力顯微鏡可以用來對細胞進行形態(tài)學觀察,并進行圖像的分析。通過觀察細胞表面形態(tài)和三維結構,可以獲得細胞的表面積、厚度、寬度和體積等的量化參數(shù)等。
例如,利用AFM可以對感染病毒后的細胞表面形態(tài)的改變、造骨細胞在加入底物(鈷鉻、鈦、鈦釩等)后細胞形態(tài)和細胞彈性的變化、GTP對胰腺外分泌細胞囊泡高度的影響進行研究。
利用AFM還可以對自由基損傷的紅細胞膜表面精細結構的研究,直接觀察到自由基損傷,以及加女貞子保護作用后,對紅細胞膜分子形態(tài)學的影響。
2、生物分子間力譜曲線的觀測
對生物分子表面的各種相互作用力進行測量,是原子力顯微鏡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功能。這對于了解生物分子的結構和物理特性是非常有意義的。
因為這種作用力決定兩種分子的相互吸引或者排斥,接近或者離開,化學鍵的形成或者斷裂,生物分子立體構像的維持或者改變等等。在分子間作用力的支配下,還同時支配著生物體內的各種生理現(xiàn)象、生化現(xiàn)象、藥物藥理現(xiàn)象,以及離子通道的開放或關閉,受體與配體的結合或去結合,酶功能的激活或抑制等等。
因此,生物分子間作用力的研究,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對生命體功能活動中最根本原理的研究。這也為人們理解生命原理,提供了一個新的研究手段和工具。
將兩種分子分別固定于AFM的基底和探針尖上。然后使帶有一種分子的探針尖在垂直方向上不斷地接近和離開基底上的另一種分子。這時,兩種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就是二者間的相對距離的函數(shù)。這種力與距離間的函數(shù)關系曲線,稱之為力譜曲線。
利用原子力顯微鏡獲得的力譜曲線在生物醫(yī)學中的應用:在探測一個細胞之后,根據(jù)所遇到的阻力,原子力顯微鏡就會賦予一個表明細胞柔軟度的數(shù)值。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盡管正常細胞的硬度各有不同,但癌細胞比正常細胞要柔軟得多,所研究的胰腺、肺部和乳腺細胞均是如此。
一些腫瘤的細胞可能比另外一些更為堅硬,那就意味著這些腫瘤惡化轉移的可能性較小,對病人的威脅也較小。利用原子力顯微鏡還可以研究不同藥物對癌細胞的影響。針對細胞用藥后,AFM可以觀察在藥物的作用下細胞的變化情況。這樣可以開發(fā)出比當前所用的藥物毒性更小、但同樣能夠阻止正常細胞發(fā)生癌變的藥物,以免因癌癥擴散而危及生命。